2017年3月17日星期五



317中医节
中医节是88年前中医为争取生存,团结斗争而诞生的纪念日;时至今日中医药还是走在难坚辛的崎岖路上。
1929年2月(民国18年),当时中国国民政府卫生部召开了第一次中央卫生委员会,在会上留日西医余云岫提出了《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障碍案》。”该提案把中医称为“旧医”,提出:“限期施行旧医登记;禁止成立旧医学校;禁止登报介绍旧医。”等多项摧残毁灭中医条款。
媒体公布后引起中国人民大哗。1929年3月17日,全国15个省,共242个中医团体的代表381人,在上海总商会召开了“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”。
大会决定组织请愿团,謝利恒、陳存仁、隋翰英、張穆庵、蔣文芳5人,赴当时的首都南京向政府请愿。求撤销“废止中医案”,大会通过决议,为了纪念这段中医存亡斗争的历史,中医界就以这一天为“中医节”。
当时全中国民众海外华侨各界一致反对废止中医,报章纷纷刊出支缓文章。香港、新马中医药界也开会支持抗争并汇款贊助,新加坡中医中药界,由梁少山、王爱华、曾有源等中医师召集新加坡中医中药同道,假同济医院举行新加坡中医中药界之临时大会。
大家都认为必须组织一个中医中药联合机构,来表达新加坡中医中药界向南京政府反对其取缔中医中药之议决案。新加坡中医中药联合会就在这非常时期成立。  
 最终政府发出公文:廢除舊醫提案,“使中國醫藥事業無由發展,殊違先總理(孫中山)保持固有智能發揚光大之遺訓,應交行政院分飭各部將前項佈告與命令撤銷。
-争取中医中药生存斗争获得胜利后,新加坡中医中药界所筹组中医中药联合机构,继续进行筹备,并得到政府准予注册,便正式定名为“新加坡中医中药联合会”。
-1929年3月17日在上海选出的代表团,在各界的声缓下,成功的阻止了《废止旧医案》;为了纪念这段中医存亡斗争的历史,缅怀中医界先贤
中医界就以这一天为“中医节”。

2016年5月22日星期日

缅怀我认识的第一位牧师 -- 余履真牧师
从三一神学院的“角声”得知我所认识的第一位牧师,1973年12月圣诞前二日在卫理公会兴化音天道堂为我施洗的余履真牧师经于2016年3月28日完成教导与布道的大使命安息主怀,享年91岁。
敬爱的余牧师一生竭力在上帝面前竭力做主工,众人以为美的事都留心去作;我到天道堂时,教堂楼上是牧师楼,牧师一家都住在那里,那年头,牧师是牧者,是福音车司机,是杂务员,是守更员。。。年始至年终难得休假;我相信余牧师一生在主里的劳苦不是徒然的。
余牧师毕业于特伯利神学院。早年在香港圣经学院教书,来到新马后,一面在新加坡神学院任教,一面在天道堂牧会达14年之久(1963-1977),余牧师历任新加坡华人基督教联合会会长、理事等要职,主编“基督教联报”,著有《静修集》。
在天道堂牧会期间,余牧师开展多项事工,设有布道队、妇女会、青年团、少年团、圣歌团、主日学、幼童班、尤其是在1973年设立了有华、巫、印孩童的邻童补习班,亦增设华英语联合崇拜,教会日益增长,1975年天道堂完成扩建(1986年完成新一轮的重建),在余牧师多年的牧养下,教会成长,人才辈出,1997年余牧师功成身退,重往香港神学院任教,在母校伯特利神学院担任院长,退休后回到新加坡一直任天道堂本处传道,关怀兴化音的年长会友。
(注:余师母张静娴女士於2014/9/14安息主怀。)




2015年2月28日星期六

寒冷促进癌细胞生长



寒冷促进癌细胞生长
“阳气者,若天与日,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-《内经》

科学家发现,在动物实验中,在寒冷的环境中,抗肿瘤免疫反应的细胞会被抑制,而促使动物肿瘤生长得更为迅速,扩散得更早和更具有侵略性。

美国纽约州罗斯维尔派克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,寒冷的环境会促使动物肿瘤的生长和扩散。

研究人员称,相对于处于寒冷环境中的小鼠,在温暖环境中的小鼠体内的T细胞能够分泌出更多数量的抗癌物质,并可以更快更好地搜寻到肿瘤细胞,然后将其摧毁。

但天冷时,这种T细胞的分泌量将减少。研究者认为类似的现象也会出现在癌症患者身上,他们通常在正常的室温环境中还觉得冷,尤其是在接受完治疗后。
低温会让机体进入应激状态,机体要提高代谢率以维持体温。持续低温会让细胞不能正常工作。

近期发表在PNAS杂志上的文章称罗兹韦尔帕克癌症研究中心Elizabeth Repasky博士研究组发现了一个低温的害处:低温能够改变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的方式。该研究对癌症治疗和癌症基础研究都有重要意义。
Repasky博士发现生活在相对低温(22℃)的小鼠比生活在适宜温度(30℃)的小鼠癌细胞生长会更快,更有侵略性。寒冷环境会增加多种类型肿瘤的生长速度,如乳腺癌,皮肤癌,结肠癌,胰腺癌等。
而小鼠在患癌症之前的环境对癌症发展进程没有影响。在癌症形成后,寒冷才会让癌细胞生长更快。

要强调的是:低温影响了免疫力,导致抑制肿瘤能力减弱。低温不是直接作用肿瘤。

中医治疗肿癌病,向来注重扶正。人体阳气充足,身体自然温暖健康,手足冰冷,是疾病的前兆。
肠胃之间,寒温不次,邪气稍至,蓄积留止,寒多则气涩,气涩则生积聚也。” -《灵枢•五变篇》
诸病上下,所出水液,澄沏清冷,症瘕颓疝,坚痞腹满,急痛下痢清白……皆属于寒”-金•刘完素《素问玄机原病式》

年龄越大越容易患癌,因为人随着年龄增长阳气会越来越虚弱,阳气不足,损与日至。改变体质状态,是预防癌症的关键环节。
有助提升阳气的食物有:糯米、大葱、姜、大枣、荔枝、红糖、甘草等

2015年1月7日星期三


澄江針灸学派狮城传人之李永昇(林英)
李永昇祖藉广东省,大埔县人。先后毕业於香港中国針灸学院,中国厦门大学针灸科。新加坡中医专门学校第一届毕业生,1957年毕业后便以针灸专业开设诊所於中峇鲁金殿律14号二楼。
新加坡中医专门学校第一任针灸讲师为曾志远,继任胡保龄(胡女士著有《承淡安針灸学检要》)而后就是李永昇先生了,为新加坡针灸教育奠下根基。
历任中华医院义务医席,中医师公会秘书等要职。
著有《李永昇医学文集》,将40余年行医生涯和临床经验公布于世。

2015年1月6日星期二

新加坡“中华針灸研究院”的成立与澄江针灸学派 (林英)

1975年一个晚上,李金龙、陈必廉与谢斋培医师同在中华医院芽笼第二分院义务看诊后,一起到第二分院对面的咖啡店喝咖啡,李金龙向陈必廉和谢斋培医师建议新加坡中医师公会除了原有的“中华医药研究院”之外,还必须再成立“中华针灸研究院”,这是时代的迫切需求。

李金龙医师这一建议,获得陈、谢二君之大力支持,之后通过陈、谢二君数次向理事会提出,始在1978年获得通过,终于在1980518日“中华针灸研究院”正式宣告成立,成为新加坡中医师公会另一个专门研究针灸学术的机构。


注:李金龙医师、陈必廉与谢斋培医师--澄江派传人

新加坡中华针灸研究院在1980年正式成立。
1980-1981院长李永昇 副院长谢斋培
1982-1983李永昇/谢斋培

1984-1985陈必廉/陈水兴
1986-1989陈必廉/陈水兴
1990-1991李金龙/萧永清
1992/1993庄或勋/林加发
1994-1995谢斋培/林加发/秘书萧永清
1996-1997谢斋培/林加发
1998-1999李金龙/冯增益
2000-2001黄进来/钟秉生
2002-2003陈楷华/钟秉生
2004-2005陈楷华/钟秉生
2006-2009
2010-2011郭忠福/钟秉生
2012-2013郭忠福/吴忠辉
2014-2015郭忠福/谢淇盛

2015年1月5日星期一

澄江針灸学派狮城传人之谢斋孙(林英)



谢斋孙(1924-1989
谢斋孙先生原藉中国广东省潮安县,家中几代业医,自小志於歧黄,

1934年随祖父谢吉斋南来新加坡,日间助祖父配药抄方,夜间自学苦读,考获英文中学文凭,17岁时修读三年的中医函授课程。

1946年新加坡“中国针灸医学总院”第六期面授毕业。

先生在其毕业论文“人人应学針灸论”中指出,‘伤寒金匮为中医界最有价值之医藉,均有针灸记载,如此可知治病用汤液著名之仲圣尚用针灸,而治病之不可缺针灸亦明矣!扁鹊华陀亦皆以針灸治病闻名於当时,是古之名医无不兼精针灸,而习医者亦非有针灸研究,则不能全治病之术…..’。
(先生此篇论文收录在:中国针灸医学总院特刊29页。另收录在由新加坡中医学院毕业医师协会, 1998出版之谢斋孙医学文集)

1946年中医师公会成立后,历任要职,先后获选为理事、会长、名誉会长等。

1953年新加坡中医专门学校成立后,担任教务主任,1963-1964/1971-1973历任副校长/1974-1983年任学院院长。

先生一生为新加坡中医药事业和教育事业贡献50年,他主张现代中医师必须兼备中西医学学识,先生谆谆善诱,桃李成萌,在学术上特别对中医外科,伤寒病及温热病有深切体会及丰富的临床经验。


先生于198972日逝世。

2015年1月4日星期日

澄江針灸学派狮城传人之陈必廉(林英)

陈必廉教授,1935年出生于新加坡。
1965年毕业于萧憬我先生主持的新加坡‘中国针灸医学总院’,1970年毕业于新加坡中医学院。一生主要以针灸行医济世,热心公益事业,对新加坡针灸乃至中医事业的发展,做出了显著贡献。历任新加坡中医学院针灸科讲师兼临床导师,1974年起任新加坡中医师公会理事;1980-1981年任中华针灸研究院秘书;1984-1987年任中华针灸研究院院长;1988-1991年任中华医院院长;1992年担任新加坡中医师公会副会长,2010-2012任新加坡中医师公会会务顾问。陈教授淑配周瑞芳医师,夫妇俩共同在新加坡丹戎加东购物中心一起经营中医诊所
主要针灸学术思想:
首先,基于临床腧穴针刺和疗效的关系,提出穴位不是一个点,而是一个区域的概念[i]。在临床上,可以针对腧穴中心点进行针刺,也可以围绕中心点附近的前后左右进行针刺,都可以获得一定的针感、取得相应的疗效,因此,穴位是一个区域。基于皮部、经筋、经脉的不同深浅和层次,陈先生进一步推论,“穴位在体表的面积比较大,越深入则越小,……穴位深入至经脉处几乎成点状,而这个点是呈圆形向上扩大,形成一个道理的圆锥体。”
其次,提出循经取穴分躯干循经和脏腑循经两大类。前者是指:应用肘膝关节以下的特定穴治疗躯干疾病,属于“上病下取”,符合“经脉之本在四肢、标在头身”的原理;后者是指:应用头身躯干的腧穴,主要是十二经脉之标和结的就近穴位,治疗四肢的疾病,属于“下病上取”。 陈先生进一步阐释,躯干循经取穴,主要针对肢体筋肉系统的病变,属十二经筋病候范畴;而脏腑循经取穴,尤其是针对四肢部屡针无效的顽固性病例,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效应。
第三,精研八脉交会穴,推演其“一穴多能”的特点。八脉交会穴包括内关、公孙、后溪、申脉、外关、足临泣、列缺、照海八个腧穴,分别与奇经八脉相对应,陈先生精研这八个腧穴的主治功能,提出了“皆具有一穴多能的特点”。具体来说,一个腧穴不仅主治其所属十二经脉、所通奇经八脉的病症,还可以主治其相搭配腧穴的适应证;而且相互搭配腧穴的配伍应用,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。两个相互搭配的腧穴,不仅具有上(手)下(足)关系,而且还形成左右交叉的关系,如左上肢与右下肢八脉交会穴组合,是疗效更具有针对性。
第四,强调辨证施术。针刺手法是获得临床疗效的关键关节之一,基于临床个体化施术的不确定性和多变特点,陈先生提出“辨证施术”,一个临床针灸医师,不必过于拘泥于补泻手法,而是针对患者的合适刺激量,即适合患者的刺激强度和频率、时间等。并提出临床常用的三种刺激量:(1)以病情缓解为度。病人来诊时标症急,疼痛或不舒,治疗当以缓解病情为急务,扎针后运针手法由弱逐渐加强,刺激频率由慢逐渐加快,至病情受控制为度。(2)以病人能耐受为度。病者来诊标症不急,即病情缓解,针灸治疗的目的在于根治疾病,扎针后运针手法亦是由弱到强,频率亦由慢到快,以病人能耐受为度。(3)以有针感为度。大部分是应用于循经取穴,目的在于畅通病变经脉的气血,以巩固疗效,扎针后运针宜弱,但以较长的时间刺激,刺激频率以有针感为标准。





[i] 陈必廉.针灸配穴与手法[M] .北京:中国中医药出版社.199310月:1-89-1314-1744-49
中国针灸2013, (01) 79-8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