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月4日星期日

澄江針灸学派狮城传人之陈必廉(林英)

陈必廉教授,1935年出生于新加坡。
1965年毕业于萧憬我先生主持的新加坡‘中国针灸医学总院’,1970年毕业于新加坡中医学院。一生主要以针灸行医济世,热心公益事业,对新加坡针灸乃至中医事业的发展,做出了显著贡献。历任新加坡中医学院针灸科讲师兼临床导师,1974年起任新加坡中医师公会理事;1980-1981年任中华针灸研究院秘书;1984-1987年任中华针灸研究院院长;1988-1991年任中华医院院长;1992年担任新加坡中医师公会副会长,2010-2012任新加坡中医师公会会务顾问。陈教授淑配周瑞芳医师,夫妇俩共同在新加坡丹戎加东购物中心一起经营中医诊所
主要针灸学术思想:
首先,基于临床腧穴针刺和疗效的关系,提出穴位不是一个点,而是一个区域的概念[i]。在临床上,可以针对腧穴中心点进行针刺,也可以围绕中心点附近的前后左右进行针刺,都可以获得一定的针感、取得相应的疗效,因此,穴位是一个区域。基于皮部、经筋、经脉的不同深浅和层次,陈先生进一步推论,“穴位在体表的面积比较大,越深入则越小,……穴位深入至经脉处几乎成点状,而这个点是呈圆形向上扩大,形成一个道理的圆锥体。”
其次,提出循经取穴分躯干循经和脏腑循经两大类。前者是指:应用肘膝关节以下的特定穴治疗躯干疾病,属于“上病下取”,符合“经脉之本在四肢、标在头身”的原理;后者是指:应用头身躯干的腧穴,主要是十二经脉之标和结的就近穴位,治疗四肢的疾病,属于“下病上取”。 陈先生进一步阐释,躯干循经取穴,主要针对肢体筋肉系统的病变,属十二经筋病候范畴;而脏腑循经取穴,尤其是针对四肢部屡针无效的顽固性病例,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效应。
第三,精研八脉交会穴,推演其“一穴多能”的特点。八脉交会穴包括内关、公孙、后溪、申脉、外关、足临泣、列缺、照海八个腧穴,分别与奇经八脉相对应,陈先生精研这八个腧穴的主治功能,提出了“皆具有一穴多能的特点”。具体来说,一个腧穴不仅主治其所属十二经脉、所通奇经八脉的病症,还可以主治其相搭配腧穴的适应证;而且相互搭配腧穴的配伍应用,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。两个相互搭配的腧穴,不仅具有上(手)下(足)关系,而且还形成左右交叉的关系,如左上肢与右下肢八脉交会穴组合,是疗效更具有针对性。
第四,强调辨证施术。针刺手法是获得临床疗效的关键关节之一,基于临床个体化施术的不确定性和多变特点,陈先生提出“辨证施术”,一个临床针灸医师,不必过于拘泥于补泻手法,而是针对患者的合适刺激量,即适合患者的刺激强度和频率、时间等。并提出临床常用的三种刺激量:(1)以病情缓解为度。病人来诊时标症急,疼痛或不舒,治疗当以缓解病情为急务,扎针后运针手法由弱逐渐加强,刺激频率由慢逐渐加快,至病情受控制为度。(2)以病人能耐受为度。病者来诊标症不急,即病情缓解,针灸治疗的目的在于根治疾病,扎针后运针手法亦是由弱到强,频率亦由慢到快,以病人能耐受为度。(3)以有针感为度。大部分是应用于循经取穴,目的在于畅通病变经脉的气血,以巩固疗效,扎针后运针宜弱,但以较长的时间刺激,刺激频率以有针感为标准。





[i] 陈必廉.针灸配穴与手法[M] .北京:中国中医药出版社.199310月:1-89-1314-1744-49
中国针灸2013, (01) 79-83

没有评论: